2024澳门原料16881大全行业信息
垃圾分类:试点先行 统筹推进
来源: 时间:2019/05/20

“绿色的放可腐烂物,灰色的放不可腐烂物……老家也开始垃圾分类了?”近日,随父母从上海回到浙江义乌赤岸镇的小冯,被村门口两个大垃圾桶吸引住了。在他印象中,以前村里没这么讲究。家里的垃圾混装一起,然后倒进屋外的大桶。“去年就开始垃圾分类投放了,混装若被检查发现会被罚款。”小冯的奶奶说,罚款不多但很丢人。

如今,自觉分类垃圾的意识和习惯在义乌已从城区扩大到农村。在新氛围中,村民们慢慢接受并践行垃圾分类,变“嫌麻烦”为“我愿意”。

“互联网+回收”

高科技助力

很多人认为垃圾箱“又脏又臭”。但在义乌,一种不脏不臭、可通过手机扫描投放垃圾并实时产生收益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

家住稠江街道锦都社区的郑洪伟,现在每次出门都会带上垃圾,投入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这一天,他用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后,将塑料瓶和废纸板分别投入不同的回收箱里。屏幕显示“回收所得0.44元(塑料瓶0.05元、废纸板0.39元)”,随后还跳出“抢红包”的页面。他又抢到0.07元,开心地笑了。郑洪伟说:“垃圾分类并不枯燥。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既有趣,又能产生收益。这种方式很好。”

去年7月,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现身义乌。与以前将垃圾简单地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不同,这种回收箱把可回收垃圾细分为金属、塑料、纺织物、纸类、玻璃5类,并单独设置有害垃圾回收箱,实现精细化管理。市民投放可回收垃圾后,系统会根据投放数量或重量,自动计算回收金额并存入指定账户,满10元后便可提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还具有臭氧自动定时消毒、高温自动报警、满箱自动通知后台等功能,既环保又安全。

义乌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已获得市民广泛认同。据不完全统计,自运营以来,当地已累计回收可再生资源930余吨,使用人数突破12万人,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00余吨。截至去年12月底,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已进入当地100多个居民小区以及政府机关、学校等公共场所,累计铺设400余组。

“一房”到“两桶”

小区试点先行

规则义乌,义行天下。如今,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还是外来建设者,都正在从“垃圾生产者”变为“资源守护者”。垃圾分类在这座城市已经成为新的风尚。

家住锦都豪苑小区的楼奶奶做完家里卫生后,两手各提着一袋垃圾下楼,熟门熟路地分别投入绿色的易腐垃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桶。跟在后面的小楼则抱着废旧报纸和书本杂志,一路小跑去分类投放。在这个小区,绝大多数居民像他们一样,能做到垃圾准确分类。

“早些年,垃圾随产随扫,街头旮旯一倒。后来,小区里有了垃圾房,慢慢变得规范。如今,垃圾桶从一个变成两个,要先在家里分好。”楼奶奶笑言,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素质也要与时俱进。

从“没有桶”到“一座房”,再到“两个桶”,楼奶奶家的垃圾“倾倒史”,正是义乌多年来探索垃圾分类处理的缩影。

义乌的垃圾分类工作基础薄、任务重。为推进这项工作,该市去年启动试点,“桶车对接、小车收运、大车集运”的义乌模式开始试行,选取锦都豪苑小区、通惠门小区等作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试点,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清洁运输工作,实现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收运、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专业定时清运。

截至去年年底,这些小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超过90%。在问卷调查中,超过95%的义乌人认为,“垃圾分类是非常好的行为和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齐抓共管

全流程推进

垃圾治理关系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解决好垃圾问题,是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义乌的题中之义。

去年8月,义乌成立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合署办公。组员由25个部门分管领导组成,各成员部门充分发挥职能、通力协作。

推进垃圾分类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除推进前端源头分类和规范中端收集运输外,义乌在提升末端处置能力方面同样不遗余力,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工艺,让各种垃圾都有合理去处;倒排计划、快马加鞭,全力推进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建设。

随着老项目1、2号焚烧炉拆除,新投资的当地重点工程华川垃圾焚烧发电厂提升改造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将义乌的垃圾处理能力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污染防治水平提到新高度: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3000吨,处理能力全省领先;生产作业区密闭化操作,无异味外溢;烟气净化系统采用8道烟气处理工艺,并增加烟气“除湿脱白”功能。下一步,义乌将继续建立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体系,形成“以法制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义乌。